scroll

写给三十岁的自己

写给三十岁的自己

Views: 7065

写习惯了
就忘记了怎么去表达自己
头脑里都是世界
是无数个别人的世界
三十岁的自己
已无法回到自己的书中

未标题-1.jpg

我的童年回忆起来自己都觉得晦涩难懂,8岁之前我用家里的三个啤酒瓶子换到了此生唯一不喜欢吃的东西:蜂蜜味的冰棍。彷佛那就是个开始,我发现原来世界上也有不被人喜欢的事情,但我还是在一个百十平米的院子里探索着,极力找寻每个细节充满的神奇。

我的小学6年加上幼儿园先后辗转了5个学校,特别是一开始爸爸骑着自行车载着我走过几个村子和一条河,好像是翻山越岭去读幼儿园,我那时甚至主观的臆断是爸爸带着我周游世界。可逐渐,我才感觉到,原来我们生活的世界是那么的小。村子小,小到村里的牛羊猪狗都认识我;学校很小,小到学校的每块砖上刻了什么字我都记得。

中学时代,更多的世界进入视野,但我总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地方,也许是耳濡目染了当地的教育口号:只有读好书,才能走出去。我当时还不明白为什么都要走出去,是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渴望和向往,还是厌倦了这个地方的贫穷和落后?高中的图书馆很小,小到我已经翻遍了所有的书页。别人的世界如果都是那么精彩,走不走出去又有什么分别呢?语文老师经常在班上读我的作文,我不知道他说了什么,但我意识到文字是表达内心的工具。

在大学之前我写了很多文章,也发表了一些。进去大学才是写作的开始,因为我发现高中的图书馆还不及大学图书馆的一个书架大。比起写,读更让人沉迷。有时候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在什么地方生活着,我害怕自己会得精神分裂症,所以我写了《细胞飞了》,让不愿遇见的自己在书中生活着并且封存着。那时候我刚刚开始接触诗歌,我的笔记本里没有学案,都是诗歌,然后就不可收拾了。

我自认为在写作上是有天分的,即便我十分讨厌引用和模仿别人的文风,但我能心领神会的了解某个写作技巧,但是毕业之后发现,原来工作起来真的没有那么多时间写作,只能见缝插针的坚持着。见多了世态炎凉,经历了坎坷磨难,小说的素材就不缺乏了。

小村庄到小镇,小县城到大城市,好像也就是那么一回事,容纳了更多的知识,也包涵了更多的是非。突然觉得诗与远方,可能才是归宿。

可是生活始终是生活,作为一个不专业的作者,不可能辞职专门搞写作,于是就没有了安静的写作环境,也不可能再向这个世界索取安静写作的环境,只能在高处俯视着现实的自己,分裂着两个不同的心态,一个是我,另一个是超脱的我。我觉得这样也挺不错,如果那个真实的我已经是个作家,现实中的膨胀可能就导致那个超脱的我不会有更好的文字能力了。

写作是无法控制什么时候去写,什么时候去整理的。但是三十岁就好像一个节点,经历了人情冷暖和爱恨交加,突然感觉那个超脱的我应该也升华一下了,因为在不知不觉中我才发现,现实中的我已经回不到自己的书中了。

特此重新编整一本诗集《初见萤火虫》,作为留念。